软件学院关于举办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2022-10-09

学院各班级: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为进一步培育、选拔作品参加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结合学院实际,举办软件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品分类

申报作品仅限于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自然科学类论文

仅限本科生参与,侧重考查基础科学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申报者限本科生,重点支持预计可被SCI、EI检索收录的期刊文章。

参赛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分为五个所属类别: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类别,参赛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并聚焦于解决社会问题,选题必须要有现实意义,多关注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可以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进行思考和选题。

3.科技发明制作类

分成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高,制作投入较大的科技发明;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作品学科分类A-E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应注意:硕士生申报作品范围仅限于科技发明制作类和人文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两类,不能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形式要求

分为个人申报和集体申报。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所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河南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原则上3-6人为宜。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每项作品须确定指导教师最少1名,且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或教研组)推荐。

鉴于创新创业学分要求,

1)20,21级需要全员参与;

2)19级创新创业学分不够的以及对比赛感兴趣的同学参加;

3)22级每班至少三个队伍参与;

4)专升本每班至少两个队伍参与;

2.参赛作品要求

1)凡申报的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鼓励申报跨学科作品和多学科交叉的作品。无论是个人作品还是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来划分为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分类进行评审。

2所提交的参赛作品需准备项目计划书,答辩PPT,如有作品,需提交项目成品演示视频(非必须材料,根据团队需求自行准备)。所有的材料都要以“班级+xxx项目名命名,并放入文件夹中

3)组委会将对作品参赛资格、专利情况等信息进行资格审核,确定最终符合参赛资格作品名单。

特别鼓励以下情况者参赛:

a.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

b.已申请、计划申请专利的学生自主研发项目

c.鼓励申报多学科交叉的项目。

2.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a.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的证明;

b.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的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c.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d.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e.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3.参赛作品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书院)初评方可参加校级复赛,每人限报一件作品;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三、参赛时间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9月-10月)

(二)材料收缴准备阶段(2022年10月-11月

初赛阶段(2022年10-12月)

注意事项

1.每人限报一件作品

2.仅项目参与者的前5位(含负责人)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第六位参与者及以后将无法获得创新创业学分。

3.每个队伍都需将项目信息填写于共享文档,并确保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成员姓名等无误。

4.一个项目放入一个文件夹中,每个项目的文件夹放入班级文件夹中,大文件夹以班级命名,学委以班级为单位收齐后,交于对接的科创部委员

 

五、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请联系科创部负责人殷力 QQ:825767626,或者加群:667135290,进行交流。未尽事宜另行通知。